龍灣公司---覃明清
2011年,剛來礦山工作的時候,對于礦山生活的寧靜我開始有了了解和認知,這種單調與乏味的生活讓我感覺很不適應,在很多時候,攪得我心神不寧、寢食難安,總有想逃離的沖動。這樣的生活我由最初的不適應,在經歷時空歷程的煎熬了半年多后,才逐漸適應了礦山寧靜包裹下的單調。
和很多80后一樣,曾經的我也追求都市的繁華,穿梭于車水人流之間,俗話說:繁華之地,必是人聲鼎沸,車水馬龍,也是許多人懷揣淘金夢踐而行之的地方。所以繁華也就成為了人多、車多、房多和消費的代名詞?此迫A麗的生活背后卻不知隱藏多少心酸與無奈,猶如繁華必伴著喧囂,享受繁華的同時所付出的代價,終日穿梭于車水人流間,為生活而疲于奔波,內心不曾有過一絲寧靜。
說境界,很容易讓人想到禪的境界。修禪入定到底是怎樣一種狀態,我沒修過禪,也沒有進入過這種狀態,所以只是聽說,只能猜測。我猜測禪定并非把自己的精神定在某一種狀態不動,而是將自己的心靈境界達到了世間所謂的和諧狀態。入定并不是對外界一無所知,相反,也許對外界的事物是明察秋毫的,這種入定可以用寧靜來形容,當我們的心靈寧靜的時候,我們會感到渾身舒坦,此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思考和處置,因為寧靜,我們才有好心態,因為寧靜,我們才會身處客觀而不臆斷,因為寧靜,我們才可以致遠。
作為世俗社會的人,逃脫不了世俗社會的網。身處色彩斑斕、五花八門、三教九流的社會,面對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誘惑,我們總會產生許多心靈的糾結,因為現實中有很多東西不符合我們的價值取向,亦或是有悖于正常倫理道德,我們會因此而憤憤不平,內心波瀾起伏,想讓心靈寧靜下來都不容易。
工作是我們謀生的手段,或者說是我們的興趣,但在工作中也時常因為上下級,同事間的各種不和諧因素,導致各種各樣的矛盾,因而使內心處于煩躁不安的狀態,想保持一份寧靜,特別是心靈的寧靜確非易事。
今早閑暇之余,瀏覽了一下新聞,有這樣一則報道:廣東一男子舍百萬年薪,為理想生活隱修終南山,過著簡單樸素的農耕生活,很多人不理解其所作所為。“我覺得生活就像永無止境的圓圈,追尋更好的工作、更好的車子……但最終不知要去哪兒。”年屆不惑的他這樣說自己以前的生活。在如今紛繁復雜的社會,想保持心靈的平和與寧靜確實不易,繁華與喧囂,我們體會了,也享受了,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痛苦;寧靜的狀態,我們也領悟了,欣賞到了,那確實是一種難得的純美,猶如花兒輕盈綻放,美得無聲無息,只有內心寧靜時才能深深體會到。
如今,我已習慣了礦山的生活,雖然遠離了繁華,喧囂,收獲的卻是一份寧靜,心靈的寧靜。工作之余,邀上幾個朋友打打球、喝喝茶,亦或閑暇之余,獨自漫步于鄉間小道,聆聽鳥兒鳴叫,呼吸著新鮮空氣,享受著那份愜意;夜深人靜的時候,躺在床上不必再為如洪的車流聲而煩躁。